上图:中汽创智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在进行路测。 下图:中汽创智研发的无人驾驶小巴,未来将在江苏软件园办公区和住宅区之间接驳。 通讯员 闫弋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希 摄
无人驾驶正在成为网约车平台下一轮竞争的发力点。记者昨天从江苏软件园了解到,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正与T3出行开展深度合作,计划今年年内在江宁开发区的合规区域投放首批无人驾驶网约车PG电子官网。
单车智能+车路协同,为无人驾驶上“双保险”
2021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关于确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第二批试点城市的通知》,南京等10个城市入选。南京由此拉开了以江宁开发区为核心实施范围,建邺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经开区、秦淮区白下高新区、溧水区溧水经济开发区为协同试点区域的“一主三副”双智协同发展大幕。
伴随试点落地,中汽创智第一时间在江苏软件园开展无人驾驶测试。如今,在江苏软件园长约5.25公里的环形测试路上,人们常常可以看到多个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轻快奔跑。中汽创智智能驾驶开发部副总经理司胜营介绍:“当前无人驾驶技术分两种,一种是以特斯拉等为代表的单车智能技术,另一种是中国特色方案的车路协同技术。中汽创智选择齐头并进推进这两个技术,相当于为无人驾驶汽车上了‘双保险’。”
记者看到,江苏软件园的测试道路两边架设了上百根智慧杆线,搭载了雷达、5G基站、高清摄像头、边缘计算等设备。而在测试路上奔跑的无人驾驶汽车也是“全副武装”,搭载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车、路设备密切合作,确保无人驾驶车辆在繁忙的车流中游刃有余应对车辆插队、变道、紧急刹车等各种情况。
司胜营打了个比方,车身装载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十多种传感设备,相当于车辆的“眼睛”,它们敏锐捕捉车辆的行驶数据、环境数据;车辆内部配备的自动驾驶预控制器宛如车辆的“大脑”,精准分析车辆和道路感应设备捕捉的信息,做出决策,下达指令PG电子网址。
因为有先进算法、控制器等的辅助,无人驾驶汽车的预判、应变能力超过了人类驾驶员。比如,人类司机开车过程中,最怕红绿灯被前方大货车遮挡,而无人驾驶汽车则一点“不慌”,车路协同系统会将红绿灯信息及时反馈到后台。如果遇到紧急状况,无人驾驶汽车的智慧系统会指挥车辆靠边停车,远程控制系统还会发挥“双控制”作用。
首批无人驾驶网约车江宁开发区开跑
经过两年多的测试,中汽创智的无人驾驶车辆选择以网约车为突破口,走进百姓生活PG电子官方网站。近期,中汽创智宣布携手T3出行联合打造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T3出行运营调度平台内测已经开启,汽车测试里程已超过2万公里。
司胜营这样描绘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应用场景:“T3出行的APP里会增加一个无人驾驶网约车板块,点点手机,即可预约,APP会设定固定的起始站点PG电子官网。”
首批无人驾驶网约车由中汽创智联手一汽、东风、长安合作定制,预计在今年底前投放约20辆,在江宁开发区约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试运营。此外,中汽创智还将推出3辆无人驾驶巴士,在江苏软件园住宅、办公区点对点接驳。
站上“风口”,还需打破“技术先行,法规滞后”瓶颈
记者了解到,当前无人驾驶车辆正以网约车、出租车为突破口,一点点向百姓生活渗透。
上周,无人驾驶行业传出重磅消息PG电子网址。美国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PUC)通过决议,将不再限制Waymo(通用汽车公司旗下子公司)和Cruise(谷歌旗下子公司)在旧金山提供全天候无人驾驶出租车收费服务。这意味着旧金山将成为美国第一个实现无人驾驶出租车全面商业化的城市。Cruise计划在接下来6个月,在旧金山城投放数千台L4级别的无人驾驶乘用车,对城市进行“地毯式覆盖”。
在国内,网约车企业也将无人驾驶汽车视作下一个“风口”,滴滴出行、T3出行、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平台相继对外宣布自动驾驶计划。如滴滴宣布首款自动驾驶量产车型计划于2025年接入滴滴共享出行网络;曹操出行与吉利汽车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探索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商业模式;如祺出行今年6月完成B轮融资后宣布将进一步构建全开放的自动驾驶运营科技体系……
但“合规”仍是国内无人驾驶网约车前行路上的痛点,整个行业都面临“技术先行,法规滞后”的问题。目前,虽然深圳、上海浦东、北京等先后发布了地方性立法或征求意见稿,但在国家层面,尚未推出相应立法。尤其是目前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突飞猛进的无人驾驶技术之间仍然存在不匹配的问题。
司胜营透露,当前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主要是各地政府在推进PG电子官方网站。包括南京在内,大部分地区无人驾驶汽车上路,需配备安全员PG电子官网。推动无安全员的无人驾驶落地,背后有复杂的统筹工作。北京为此专门成立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来协调,今年7月,该办公室宣布在北京经开区亦庄6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据报道已经有市民预约到了无安全员的车辆。
他说:“从未来趋势看,无安全员的无人驾驶网约车一定是终极目标。从应用场景来看,比如加班夜归的女性乘客可能更愿意打一辆没有陌生人的无人驾驶网约车来保障安全和隐私。而从人类推动无人驾驶汽车的初衷来看,无人驾驶汽车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不断迭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它们不知疲倦、反应灵敏,有望大大降低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新生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和法规的双驱动,想真正站上风口,还呼唤在立法层面不断完善。”
记者 张希 通讯员 闫弋